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4G」標籤的文章

亞太電信魔術方塊一代申裝

圖片
紀錄一次申裝一代魔術方塊的過程, 因為家中屬於弱訊區,亞太電信原本就不指望能上網, 今年2022/7月亞太轉讓900MHz給中華後2G通話斷訊, 只能考慮透過VoWIFI, 但對於傳統功能手機來說WIFI通話十分耗電而且範圍涵蓋有限, 只能申請微型基地台來用。 圖一 亞太微型基地台背面圖1

Realme UI解決*#*#4636#*#*失效問題

圖片
剛入手市場最廉價5G手機, 置入SIM卡第一件事就是鎖定4G/5G頻段, 撥號鍵按下居然什麼都沒有, 網上提供的*#899#工程模式也找不到熟悉的設定, 如何在不 刷機 的情況下叫出類似MIUI的*#*#4636#*#*測試工具?

Redmi9A手機測試(提供GCAM go相機測試)

圖片
2020七月底小米中國推出紅米9A, 號稱不是黑科技 但是良心機, 12奈米工藝聯發科曦力G25、5000毫安時電池、64GB儲存、4GB記憶體, 599人民幣(約台幣2500)很適合用來當作老年功能機。 紅米9A包裝殼與手機

台灣之星88資費申請與開通

圖片
因為疫情受到控制, 台灣之星在 facebook專頁 開放88元資費, 不需要像去年雙十一搭配188資費就可以申辦, 終身優惠方案不變CP值更高。 台灣之星網路門市寄送的SIM卡包

4G無框行動限速測試

圖片
最近申請了無框行動, 在鄉下安裝在華爲4G分享器測試, 速度穩定落在10~30M的速度。 因為選定的是450套餐, 不限速的流量僅有18GB, 按照合約說明到量限速是128kbps, 但又見到前些天 論壇上討論測試卡限速1M , 在耗完流量後繼續測試限速效果。

HiNet光世代申裝後測試

圖片
因為住處沒有FTTH光纖入府的鋪設, 無法申請1G的高速網路, 但對於上網來說差異應該不大, 卻沒有體驗到比4G網路價格多一倍的服務水準。

中華電信 4G偏鄉訊號測試

圖片
對於少人用的亞太電信來說, 比較少遇到人多降速問題, 而春節期間申請到台灣最多用戶的中華4G, 在套餐提供10GB的不限速流量下測試其性能, 首先是晚上尖峰時段的網速波動。 (速度接近20M為L1800,不到10M為L900) 中華4G夜間測速 第一天 上圖可以發現, 不論是低頻的L900還是中高頻段的L1800, 上傳速度幾乎都不超過1M。 然而下載速度來說, L1800相對快一些,偶爾還是能跑出20M的速度, 從尖峰時段來看這速度算理想(但資費也比亞太貴上兩三倍)。 而白天的離峰時段來看(下圖),在訊號與質量好的狀態下, 速度也差不多落在下載20M,上傳4M左右。 中華 L1800 中華 L1800測速(4.37M是上傳速度) 中華 L1800 室內訊號 挑選早上人較少的時段測試訊號質量, 大概是建站比較密集, L1800的訊號質量優於L900, 加上L900頻段有5MHz挪去加強3G訊號, 速度相對慢(4G網速甚至還低於3G訊號)。 中華 L900 中華 L900測速(2.84M是下載速度) 中華 U900 中華 U900測速 從測速結果來看, 同樣分配5MHz的3G網速在訊號滿格的情況下更快, 先前測試台灣之星也是這情況, 同樣地點也是將band8頻段拆成L900與U900, 使得4G網速剛好達到NCC規定的2M網速, 也能確保3G通話的品質, 反觀遠傳、台灣大哥大仍以2100MHz的band1頻段給3G, 雖然band1在3G手機兼容性最高,但信號強度則沒有起色, 最好開通VoLTE的服務透過L700、L1800頻段確保通話品質。 此時, 拿同樣5MHz低頻段的亞太4G一同測試, 訊號雖然比中華L900弱, 但SINR質量來看好一些,低頻段網速反而是亞太勝出。 同地點亞太 L700 同地點亞太 L700測速 可以看出,偏鄉地區亞太以低頻段L700與L900作為主力, 中華則是以L1800作為主力,U900作為補充信號, 大約是鄰近基地台數量多, 並沒有明顯出現夜間降速的狀況, 又或者日間的速度也遠低於全台平均, 相比之下夜間的速度尚可接受(也比亞太好的多)。

華為HUAWEI B525 4G分享器簡易開箱測試

圖片
HUAWEI B525s-65a 該4G分享器是華為2017在台灣銷售的機款, 除了台灣全頻段之外,還支持多家電信2CA載波聚合, 可以在既有的頻段上聚合另一頻段提昇網速。 這也是少數支持亞太電信4G聚合的機種。 經過測試只能以band8與band38訊號來達成2CA, 不支持band28帶內與band8/band38帶間聚合。 前些天購入二手的分享器來測試, 安裝好sim卡重置機器並安裝不到三分鐘, 放置在二樓房間面向對面高樓的基站設備。 然而,安裝了亞太電信的4G sim卡後, 並未看見任何時間出現過4G+的2CA符號, 網路性能也與 band28單頻手機 的速度持平。 原先以為跟B525s-65a韌體升級有關, 參考  u.eca.party/2ZeC9j5  討論串 由11.190.61.00.1128降級為11.236.01.00.1128版本, 也並未成功出現4G+的圖示,還以為是設備故障。 因為B525遠傳有銷售,透過Line Mobile測試訊號, 設備閒置時顯示4G,測速或下載檔案時有短暫出現4G+的圖示, 只能懷疑是2CA支持的頻段限制了。 參考  u.eca.party/2MBNmZG  討論串 分別測試兩段band28與band8、band38、band41頻段, 至少都顯示四格的強度,理論上房間的位置有亞太的所有4G頻段, 那只能分組測試了。 先是鎖定在band38、band41頻段,速度上與 單頻手機 差不多, 接著解鎖測試band28的信號狀況, 只見訊號一直在5MHz與10MHz切換, 測速或下載檔案均未出現4G+圖示, 後來關閉band28信號,B525則接入band8信號, 下載檔案時忽然跳出4G+的圖案, 測速比band38頻段稍快,測速後則恢復到4G圖示, 從結果來看,網購渠道提供的2CA頻段清單不太正確, B525不支持band28帶內非連續聚合, 目前市面上產品估計只有亞太的魔方二代才支持自家非連續的band28, 帶間聚合則支持 band8與band38頻段 , 預設以band8為主頻,大量下載時可以用TDD2600的band38頻段, 至於band8與band41組合仍然沒有4G+圖示, 但亞太band41

Hugiga L66長輩機 搭配 亞太 遠傳門號簡易開箱 (2022/7月更新,已不適合亞太)

圖片
2022/7月更新, 之前購買時看到頻段支持FDD700, 但自從6月底亞太撤掉FDD900頻段後就收不到訊號, 手機商客服回覆是目前市面上全系列機種都不支持亞太4G 700 MHz band28, 購買之前要留意訊號問題。(至於標示是否屬實只能碰運氣了) 上個月長輩使用七年多的Nokia 3710a fold聽筒損壞, 這隻有些年份的手機無法維修只能換新機, 尋找幾家銷售長輩機的品牌, 因為通話主要使用亞太電信服務, 4G volte跟vowifi通話功能是必備的, 支持band28頻段才能在享受到最大的訊號覆蓋率。 Hugiga L66桌面 再者因為是長輩使用,單鍵快速撥號功能同樣需要, 原本有兩家可以選,但後來某家有電池容易故障的問題剔除後, 只剩下 Hugiga品牌的L66 符合以上需求。 置入開通好volte功能的亞太電信卡片後, 搜尋網路成功就能進入設定啟用volte功能, 但比較神奇的是...volte功能在手機重啟後就會自動關閉, 這問題其實有辦法解決, 將網路配置的wifi通話功能啟用後就能強制volte固定在啟用狀態。 Hugiga L66設定 操作介面文字夠大(應該是Android系統開發,但沒有內建瀏覽器也不能裝apk程式), 但覺得風格有些眼花撩亂, 預設桌布能挑選的也不多, 為了讓續航力長一些,手動換上一張全黑的佈景(主螢幕跟翻蓋螢幕會一併更換)。 這款手機另一個功能就是啟用無線基地台, 接上電腦卻無法正常上網, 想到一般Android手機也是需要手動開啟數據連線才會有4G網路, 找了半天才看到功能在設定的"數據用量", 甚至不需要進入設定介面,長按左上的實體鍵也能從通知欄開啟數據連線。 Hugiga L66數據用量 再來就是單鍵撥號功能的小問題, 先前習慣把聯絡人電話儲存在sim卡, 直接拿sim卡的聯絡人配置到單鍵撥號有時重啟會被重置, 只能將聯絡人複製到手機記憶體中單鍵撥號功能才能在重啟後正常使用。 最後測試無線基地台分享到電腦, 效果還蠻不錯,因為電池只有1550mAh, 電量下降非常快, 想長期當做分享基地台並不合適。 測試兩家電信網路, 發現比較有趣的應該是亞太電信針對tcp連線有中間緩存節點,

Chrome瀏覽器下載GoogleDrive緩慢問題

圖片
這兩天剛好需要從Google雲端硬碟取下備份檔, 大小落在2GB左右, 使用Chrome下載的方式發現速度都停留在300KB/s徘徊。

亞太電信 4G限速問題

圖片
幾天前看到部落客阿湯在台中都會區測試亞太電信的網速, 大約坐落在15~30Mbps的情形, 有些人測試反而收不到訊號, 主因在於亞太電信的4G頻段較為零碎。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紅米手機MIUI設置SD卡為延伸儲存空間